
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“社会共治,终结艾滋,共享健康”(英文主题为“Take the rights path”),旨在号召政府、部门、单位、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,共同担起防艾责任,为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,形成强大合力,共建健康中国,共享健康成果。
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(AIDS),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人体后引起的严重传染病。
艾滋病具有传播迅速,发病缓慢,病死率高的特点,病人及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,人群普遍易感。
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,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。
艾滋病患者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,如带状疱疹、口腔霉菌感染、肺结核,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、肺炎、脑炎,念珠菌、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,后期有较大概率发展为恶性肿瘤,导致全身衰竭死亡。
艾滋病的三大传染途径是血液传播、性传播和母婴传播。
眼泪、汗液或者唾液里的艾滋病毒是非常非常少的。脱离了人体环境以后更是几乎无法生存。拥抱、握手、亲吻,共用餐具、马桶等都不会传染。
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,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,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。
妊娠期间、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时,感染HIV的母亲会将HIV传染给孩子。
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,会将艾滋病病毒输入血液,导致感染。如果接触未经正确消毒的艾滋病患者输血设备,都可能被感染。
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、精液、乳汁接触,切断其传播途径。
发生高危行为后,可在72小时内(越早越好)去医院就诊,服用阻断药,阻止HIV病毒的感染。
郑重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,也乐于分享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。
文章来源:武汉市第六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