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骨质疏松症与慢性疼痛:一场无声的较量时间:2024-09-2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、骨微结构破坏、骨脆性增加、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 ![]() 骨质疏松症是骨骼的“隐形杀手”,相当于一根结实的木头逐渐腐朽衰败的朽木。骨骼本身是我们身体的支架,当支架变成了朽木,支架变形引起周围的结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了,导致了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发生。骨质疏松症主要体现为骨痛、骨折、身高缩短驼背。
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或反复疼痛3个月以上,或者疼痛超过组织损伤愈合时间,失去了让机体产生自我保护的意义,这是一种疾病,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。 慢性疼痛是身体的报警器。骨质疏松症是导致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;另一方面,慢性疼痛也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加重的信号。因此,骨质疏松症和慢性疼痛在以我们的身体为战场,进行了一场无声的较量。 ![]() 骨质疏松症和慢性疼痛时如何在我们身体里相互较量的呢?
第一场交锋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,与体位关系密切,最典型的是翻身痛、起坐痛和某种体位的静息痛。 中场的加时赛: (1)常伴随糖尿病、骨关节炎、牙周炎、外科疾病等 (2)便秘、腹胀、食欲减退——脊柱后凸压迫腹腔 (3)气促胸闷——压迫胸腔所致 (4)脱发、牙齿松动、牙体松脆等 (5)紧张交流、生活信心不足等 第二场鏖战 ![]() 破骨细胞溶骨所致,疼痛主要在下半夜或凌晨时发生,骨丢失越多,骨量越低,骨痛越明显。机械应力造成骨微机构破坏,生活中轻微外力即可造成其结构的破坏,即骨质疏松症可以导致骨折的发生,主要变现为锥体骨折、髋部骨折、桡骨远端骨折及其他部位骨折。骨折的发生增加了身体的急性损伤和疼痛,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,影响生活质量。 ![]() 第三场的角逐。 低骨量全身衰竭,多见于重症患者,变现为长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,形成了骨折疏松症和慢性疼痛的恶心循环。 我们如何判断得了骨质疏松症呢? ![]() 我们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? 预防大于治疗,我们要做好如下措施,防患于未然。 ![]() 如果不幸得了骨质疏松症,该如何治疗呢? 1、调整生活方式 ![]() 2、补充维生素D和钙 ![]() 3、服用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![]() 除了上述药物,降钙素和地舒单抗也属于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。 4.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训练 无论用多少药,最终骨骼吸收钙质,体内钙代谢的恢复平衡,都需要机体功能在适量运动下的全面协调。打铁还需要自身硬,加强骨骼肌肉的锻炼,改善肌肉功能状态,强壮我们的神经免疫系统,才能最终缓解疼痛,改善生活质量。 ![]() 郑重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,也乐于分享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。 文章来源:疼痛小羊 |